11月19日,”合马“即将鸣枪开跑,作为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,马拉松可以改善心肺功能;提高机体的免疫力;增加身体的灵活性、反应性和协调能力。长期规律的跑步,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,控制血糖和尿酸,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大大降低。
但是赛前的体检和医学评估,千万不可忽视。今天,我们请来了体检中心的郭茜主任为健康跑马保驾护航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从未参加过长跑比赛以及平时很少锻炼的人,不要轻易加入马拉松。
在中国,长跑是运动性猝死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。据Nature2020年刊发的一篇综述,35岁到65岁中年男性,在耐力项目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高达40%以上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猝死的重大风险因素,运动会刺激血管收缩、增加血管中斑块破裂的风险,这也将心肌梗死发生率提高了10倍。对于日常久坐的人,这一风险增加50倍!所以,不经常运动和从未参与过长跑的人,不宜“跑马”。
其次,赛前体检是十分必要的。患有先天性心率失常、肥厚性心脏病、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和有冠状动脉狭窄的人,甚至血管内壁有不稳定斑块(动脉粥样硬化)的人均不建议参加。因为在剧烈和高强度运动刺激下发生血管破裂的可能性会增加,会快速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。
第三,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。马拉松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,对跑者的身体素质和耐力都有很高的要求。为了让跑步过程更安全安全和有效果,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。比如慢跑、跳绳、动态拉伸等轻度适应性运动;再如踢腿、转臂等,可以预防关节损伤,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;最后做一些拉伸和加强训练:如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,通过这些运动可以让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,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。
即便是经常参加运动的人,跑马前也需要检测哪种运动量适合自己,主要包括两方面:了解相应年龄段的刺激运动量(即极限运动量的80%)和极限运动量。这个量值可有医院运动医学科医生进行专业测定。经评估适合跑马拉松的人,建议循序渐进,从中跑(800米-1500米)、长跑(3000米-5000米)到迷你马(3千米-10千米),再到半马(21千米)和全马(42千米)。
第四,饮食需科学配比。赛前一天食物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,控制脂肪的摄入,大量饮水;参赛当天,赛前一小时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,控制饮水;赛程中补充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;赛后短时间内食用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。其中,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和盐类的配比应该有严格的控制。
忙碌的当下,大家越发重视健康,喜爱运动,跑马也日益受到喜爱。科学的运动才能带来健康的身体。”上医治未病“,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健康管家,规律生活,按时体检,从而早筛,早治疾患,开心的跑马,健康的生活。
根据合肥市卫健委的部署安排,作为医疗保障定点医院,承担2023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四个保障点(起点、半程终点、半程完赛通道、全程2.5公里处)的医疗保障工作。
为全力做好保障工作,医院抽调20名具有扎实抢救经验和急救技能的医疗专家现场守护,如果您需要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,看下图,在这些医疗点就可以找到我们啦!